最新消息:可做奥鹏等各院校作业论文,答案请联系QQ/微信:18866732

【奥鹏】东师古代汉语(三)21秋学期在线作业2

古代汉语(三)21秋学期在线作业2题目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下面哪个不属于从词义演变的结果看古今词义的异同( )

A.词义扩大

B.词义缩小

C.词义转移

D.词义轻重

 

2.“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其中“绝”的意思是( )

A.绝对

B.直上穿过

C.断绝

D.横渡

 

3.“吾有一术,名曰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鸡。”中“禽”的词义发展为今义,它的词义范围的变化属于( )

A.扩大了

B.缩小了

C.转移了

D.没有变

 

4.下列句子中,有连绵词的是 ( )

A.布帛寻常,庸人不释

B.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

C.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D.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

 

5.”布衣”属于复音词中的( )

A.连绵词

B.叠音词

C.附音词

D.合成词

 

6.“喟然”属于复音词中的( )

A.连绵词

B.叠音词

C.附音词

D.合成词

 

7.词义从古义过渡到今义,结果使新义成了古义外延的一部分,这种演变叫( )

A.词义缩小

B.词义扩大

C.词义转移

D.词义改变

 

8.在同义词辨析中,对“赐”和“予”两词的说明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一般的给叫“赐”,有目的的给叫“予”,二者词义内容上不同

B.“赐”用作动词时,可带宾语,“予”用作动词不能带宾语,二者有语法功能的不同

C.用“赐”时含有等级观念,用“予”时则没有,二者有等级观念和感情色彩的不同

D.“赐”侧重于给具体的物,“予”侧重于给予抽象的帮助等,二者有侧重面的不同

 

9.“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中“损”的词义是( )

A.减少

B.损失

C.损害

D.少德

 

10.古人给《庄子》作注的有晋代司马彪、郭象、向秀等五家,现存的只有谁的注本十卷( )

A.司马彪

B.郭象

C.向秀

D.孟氏

 

二、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1.词义引申的类型有( )( )( )( )

A.连锁式的引申

B.放射式的引申

C.扩大式的引申

D.转移式的引申

 

12.下列各句中,“辩”通“辨”的有( ) ( )( ) ( )奥鹏作业答案请进open5.net或请联系QQ/微信:18866732

A.此小大之辩也

B.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C.则以此人不知黑白只辩也

D.不辩牛马

 

13.关于“治、 理”,说法正确的是( ) ( )( ) ( )

A.两词本义有区别

B.治本指治水,理本指理玉

C.后来在“治理”等意义上通用

D.两词所有意义完全相同

 

14.本义、引申义的关系是( ) ( )( ) ( )

A.本义在一组词义中只有一个,而引申义的数量可以很多。

B.引申义总是围绕着本义这个中心发展的,即引申义都是从本义发展引申来的。

C.词的本义一般都是比较具体的事物或行为,引申义一般比较抽象。

D.引申义有直接引申或近引申;有间接引申或远引申.

 

15.关于本义和引申义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 )( )

A.本义在一组词义中只有一个,而引申义的数量可以很多

B.引申义都是从本义发展引申来的

C.词的本义一般都是比较具体的事物或行为,引申义一般比较抽象

D.引申义中从本义直接引申出来的叫远引申

 

16.关于“禽、兽”,说法正确的是( )( )( )( )

A.两词词义范围本不相同

B.古汉中“兽”本指四足的哺乳动物,“禽”指各种飞禽

C.古汉中“禽”本包括兽类

D.古汉中“兽”本包括“禽”

 

17.下列句子中,加括号的字是一个复音词的是( ) ( )( ) ( )

A.齐王闻之,君臣(恐惧)

B.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

C.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

D.(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18.下列复音词中,属于联绵词的是( )( )( )( )

A.犹豫

B.险阻

C.含糊

D.参差

 

19.下列各句中,“之”字用法相同的是( ) ( )( ) ( )

A.虽然,臣之质死久矣

B.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C.翼若垂天之云

D.非蛇蟺之穴无可寄託者

 

20.下列各句中,不含有偏义复词的是( )( )( )( )

A.布帛寻常,庸人不释

B.齐王闻之,君臣恐惧

C.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D.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三、判断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21.在汉语上生命力很强,一直流传至今,仍活跃在口语或书面里的词是古用今废词。

 

22.”膠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中”含”可译为”保藏”.

 

23.“提刀而立,为之而四顾,为之踌躇满志”中“踌躇”指悠然自得的样子。

 

24.本义其操作概念指现代人们所能找到的有文献根据或字形根据的最古的意义。

 

25.词义扩大指词义从古义过渡到今义,结果使古义成了新义外延的一部分。

 

26.“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中“怵然”是一个复音词,表示慌张的样子。

 

27.“非蛇蟺之穴无可寄託者”中“蟺”是一种蛇.

 

28.“有众”属于复音词中的连绵词。

 

29.从本义发展衍生出来的词义是一个词的假借义

 

30.词的本义在一组词义中只有一个,而引申义的数量可以很多。

 

31.”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中”会”是”节奏”的意思

 

32.“至杀不辜人也,扡其衣裘,取戈剑者”中“辜”的词义是“有罪”。

 

33.对“则以此人不知黑白之辩矣”中“辩”,说法正确的是通“辨”

 

34.《庄子》分为内篇9篇、外篇11篇、杂篇15篇,此书共三十三篇

 

35.“庄子持竿不顾曰”中“顾”的词义是“回头看”。

 

36.“子”的词义由“子女”发展为今义“儿子”,它的词义范围的变化属于扩大了。

 

37.“匠石运斤成风”中的“斤”是“斧头”的意思

 

38.“攘弃仁义,而天下之德玄同矣”中“玄同”是“混同”的意思。

 

39.“毁绝钩绳,而弃规矩”中“钩、绳、规、矩”都表示工具。

 

40.“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中“效”是“胜任”的意思,“比”是“适合”的意思.

转载请注明:奥鹏作业之家 » 【奥鹏】东师古代汉语(三)21秋学期在线作业2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